会员登陆

商会资讯

INFORMATION

相信时间的力量 永远在路上 ——访上海市合肥商会新能源与汽车工业专委会副主任王天虹

2022-12-31 管理员

1、按照惯例,首先想请您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。另外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加入上海市合肥商会呢?

大家好!我叫王天虹,老家东北,在安徽滁州长大,就是那个有琅瑘山、醉翁亭和欧阳修的美丽城市。工作30余年,作为一位培训出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者,拥有26年的HR专业经验,历任中国区、大中华区、亚洲区、亚太区HR负责人,是一位懂业务、懂人的专业的HR。我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人,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,喜爱琴棋书画、种花养草,每天都能量满满。可能是由于有着培训的背景吧,我非常乐于学习和分享。

20年前我来到了上海,一直以来都非常喜爱魔都。基于曾在合肥学习和工作过,来到上海的次年立即报考了中科大的MBA班,与合肥建立起了更加深刻的链接。2018年,我的师妹薛英姿来拜访我,和我分享了上海市合肥商会筹建的信息,我顿时感觉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家,积极报名,成为了上海合肥商会的一员。

 

2、您历经了30余年职场生涯,从国企到民企到跨国企业,再到最近的华美转身二次创业。可否请您与我们聊聊这段职场马拉松,顺便分享其中一两个高光时刻?

是的,我们70后这代人赶上了最好的时代,既是国家改革开放的高发展期,也是外企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期,不论是接受到的系统的人才培养,还是薪资及职级的发展,都让我收获很多,并很有成就感。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,一路开挂地走到今天,我非常知足和感恩。不断上升的职业发展,打开了我的眼界和格局。这场30多年的职场马拉松,让我拥有了制造业、矿业、消费品(耐消、快消)、医疗、娱乐、房地产和金融服务行业的经验,多样化的行业让我结识了非常多的优秀才俊,同时也对经济发展充满了好奇和兴趣,不断地追随行业和企业的业务发展而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路。我曾被一些同事、朋友们称为最懂业务的HR,这也为我退休后开启人生下半场做了一些铺垫和准备。请容我在此分享两个高光时刻,一个是在我29岁时,在西门子成长为一位部门经理,负责执行德国双元制教育的企业培训中心的全面管理,为公司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才。回想过往,那4年的成长仍历历在目,我以秘书的岗位加入培训发展部门,一直不断地快速学习、做超出自己岗位范围的工作,不断地观察领导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,站在领导角度去思考下一步工作,终于在三年内完成了职级的两次跃升,成为一名国际化公司的、会德语和英语的、最年轻的女性部门经理之一。再举一个高光时刻的例子,那是我在默林娱乐公司工作时,两年跃升一级,从中国区的人力资源经理成长为亚洲区、亚太区人力资源第一负责人。当时的挑战是如何赢得各个国家的总经理的信任,以及为缺乏亚洲各国的劳动法等HR实操技能而担忧。我通过半年的时间,利用专业、沟通技能和关键问题的解决能力逐步胜任了新职。感谢组织的信任以及给与我的发展机会,我不负众望地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。

 

3、您在办理退休后又重新跨界进入了新的职业领域,从零开始自我挑战。作为一名“退休新兵”,您怎么理解“女性职业生涯赛道无终点”这个概念?

一直有延迟退休的说法,作为一位HR从业者,首先,我认为这是对的,50或55岁刚到百岁人生的中点,退休的话的确有些早,50多岁是一个成熟的年纪,是一个仍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年纪。当然,我也认同大家的担忧:“不是我不想工作,而是没有工作机会”,有些人找不到工作就不得不吃几年积蓄才能领取退休金。是的,这种“中年危机”在短时间内的确是一个绕不开的巨大挑战。我想,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,随着我们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,我们国家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转为服务业大国,甚至会向全球输出服务能力,中年群体不是危机,而是我们走上新路的动力和原因。服务业是指包括律师、医生、教师、金融顾问等在内的,一切直接面向人的行业。如果一定要聚焦女性的话,那么,女性在这些领域还是有些先天优势的,比如沟通、表达、共情等能力。

随着社会的发展,我们逐渐接受百岁人生,那么,我们至少可以忙到60岁甚至更久,期望为社会、为他人带来价值。当然,要开启人生第二曲线,有些品质是不可或缺的,比如坚持、有韧性、挑战自我、终身学习、长期主义和成人达己等品质,但每一样都不容易,比如长期主义,长期主义的好,我们都知道,但长期主义的苦,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。这些既是我清晰的成长目标,也是我仍要不断修炼的,我相信时间的力量。

再分享一下关于我的转职的契机和挑战。因培训的机缘而结识了中美大都会寿险公司,这是一家号称保险业的培训公司。专业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保险是一个金融工具之一,可以在健康医疗、家庭财富安全、资产配置和财富传承方面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带来价值。完成培训后我尝试着开始展业,赢得了朋友和客户们的认可和支持,同时,也遇到了诸多阻力和挑战,在不断复盘这些沟通和问题的过程中,我不断地积累和成长。我们可以看到,保险工具的使用是一个发展趋势,而且会越来越规范和专业;再从服务业的角度来看,以客户为中心,为客户创造价值,利他主义和成人达己是这个行业的精髓,我在不断地学习、复盘和修炼。

 

4、您为什么会选择成为商会新能源与汽车工业专委会的一员?作为专委会副主任,您对促进会员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动有哪些期待与想法?

我是一个环保主义的忠实拥趸者,比如我不点外卖是因为我不想使用一次性的物品。地球自有的自然资源,比如石油和天然气,终有一天会用尽,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,那么,新能源是一个必然的趋势。汽车也是越来越普及,如同我们的手机一样,也如同手机不再只局限于最开始的通讯功能一样,汽车的功能也是会强大到我们无法想象。因此,我选择了新能源与汽车工业专委会。

疫情影响,我们商会活动也减少了不少。现在放开了,作为新能源和汽车工业专委会的副主任,我要积极发挥自己组织沟通能力强的优势,帮助会员和商会紧密联系在一起。当会员有困难时,借助好商会强大的能量,第一时间走到会员身边,帮助解决问题,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地发展业务。我们力争每个季度组织一次活动,通过坐下来,走出去,在不断交流中寻找商机,助会员间互联互通,实现双赢。每半年,在商会组织下,进行一次业务对接活动,到相近的产业企业,参观学习交流,最大可能地助力会员企业做大做强。

 

5、对于商会的未来发展及家乡合肥的建设,您有哪些展望?不平凡的2022年已经落幕,您对各位会员企业家们有什么寄语或祝福?

合肥是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,它正在以最积极的姿态追赶着江浙沪的步伐,我们惊喜地看到截止到2022年底,合肥的GDP已突破12000亿,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,合肥正逐渐成为闻名全国的科技城,成为中国的“硅谷”,相信合肥的发展势不可挡。作为合肥商会的一名会员,很荣幸在商会大踏步的发展中,积极贡献自己的才能,发挥主观能动性,参与到商会建设中。除了积极参加活动外,还要做好沟通的桥梁,通过商会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。同时,也期望上海和合肥城市间在政策上互通有无和互相支持,让我们合肥的企业在上海有更好的政策支持以期不断的发展。路虽远,行则将至,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只要我们每个会员都心系家乡,合肥的明天一定更美好。

三年疫情,使我们每一位企业家都倍感艰难,但安徽人拥有吃苦耐劳、敢为人先和越挫越勇的品质,相信在2023年一定能大展宏图,抓住机遇,让我们业务回归正轨,事业更上一层楼。衷心祝愿每一位企业家朋友,都能够在兔年扭转乾坤,财运亨通,把损失夺回来。同时,也希望我们大家把商会当做在上海的家,多走动、多切磋,共同发展,一起奔赴下一场山海,一往无前,未来可期。